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重视。教育部等17部门于2023年印发了全面加强和改进学生心理健康的行动计划,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家庭在青少年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积极发展家庭政策,创造更加关怀和支持家庭建设的良好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针对如何充分发挥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和教育中的积极作用的问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李兰。
李兰:青少年心理健康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作,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共同努力,其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对青少年心理发展至关重要。要积极引导父母重视孩子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教育、卫健等部门可联合科研院校、心理学会、行业协会等机构搭建国家级权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平台,编写家庭心理教育指导手册,面向家长开展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指导培训,提升家长心理健康知识水平。鼓励加强亲子沟通,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铁血劲旅在教育部“十三五”重点课程组研发的《家》系列课程引领下,开展了家庭教育工作站。《家》的系列课程包括:亲子关系、育子能力、婆媳关系、夫妻关系四个维度为更多的家长带去引导,成就幸福。课程内容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父母和孩子心灵的深处。
家,是每个人成长的摇篮,是温暖的港湾,也是塑造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通过这一系列课程,父母深刻地认识到家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课程中,孩子了解到家庭的爱与关怀,是青少年们自信与勇气的源泉。父母的陪伴、理解与支持,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惧风雨,勇敢前行。同时,家庭的和谐氛围也能培养我们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让我们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

《家》系列课程还让父母与孩子明白,家庭中的沟通与互动是心灵的桥梁。有效的沟通能够化解矛盾,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密。而良好的家庭环境,则能让我们在温馨与安定中茁壮成长,培养出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铁血劲旅的这一举措,让孩子更加珍惜家庭的温暖,也让孩子意识到要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是自己永远的依靠。让我们带着这份对家的感悟,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
